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0 题号:109484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祖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山东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做到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秋”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城镇化在深刻改变着中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工业文明,城市中国”正在取代“农业文明,乡村中国”,乡村、乡音和乡情正在逐渐远去。乡土文化将化为我们记忆中永久的痛。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无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必须通过对乡土文化积极的全方位延承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保护。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怎样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延承的保护。
2018-12-13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不局限于“保卫祖国不被侵略”,它早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古代先贤就十分重视精神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如春秋时期,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四维,认为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反映了以文化人、以礼法稳定社会统治秩序;战国时期,以思想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倡导“兼爱”“非攻”等思想,谴责不义战争,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通过用和平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中华文明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分裂局面,但“中华一体”的“大一统”观念仍为各个分立政权所认同,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历史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期的国家安全建设仍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国家安全建设的作用。
(2)某媒体平台就“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邀请大家发表看法,请你就该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鲜明,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6-16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国内,“国学热…‘儒学热”热度不减,传统文化地位日显,声望日重,与之相伴随的还有读经热、祭祀热、私塾热、修家谱热等。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记忆,弘扬“国学”,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殊事异,事异备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要有科学的态度。当前,国学热中出现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甚至有些人宣扬鼓吹把儒学立为国教、用儒教取代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的危害性显而易见。
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为什么说“弘扬‘国学’,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
2017-10-13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