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10189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遗产集中分布在老工业城市,不仅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化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时代变迁,关停、闲置、荒废的工业遗迹已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工厂旧址、附属设施等工业遗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从认定、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检查等方面对具体保护举措进行了细化,并公布了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因此,结合工业遗产的文化特征,有的将其建设成为工业博物馆,也可以发展工业旅游,还可以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等,把工业遗产合理利用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为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赋能。老旧的工业遗产,经过改造和活化,赋予其新功能,焕发出新生机,融入城市、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要遵循“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充分认识工业遗产除了物质形态还有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自然文化遗存的特殊性,应突出强调其保护方式的灵活性,寓保护于利用之中,让工业文化融入群众生活,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相对薄弱,保护形势严峻而紧迫。人们对于工业遗产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特别是一些工业遗产遭到破坏、损毁甚至消亡,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
(2)结合材料,请就怎样保护我国的工业遗产提出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保护开发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2017-04-04更新 | 5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2017-11-03更新 | 1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2日,以“织言秀语”为主题的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此次展览精选出贵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和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新的设计理念,把传统非遗元素嫁接到新的民间工艺产品中,以体现中国纺织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展区的设置也十分有特色,创新性地融合了水族、苗族、布依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非遗特色,体现出民族的融合、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这对推动“非遗活化”很有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知识和技艺,更传承了文化和精神,为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持续。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既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历史与文化,更重要的是用新视角、 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改革创新,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工业产品,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专门保护和推广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正确的选择。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是怎样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
(3)某社区要开一次以“我爱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立了两条发言提纲。
2019-05-29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