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1227888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概括而言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等13个方面的优势。某校高一学生围绕“抗击疫情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面对这场突袭而来的重大疫情的遭遇战、险恶战,全国各族人民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上,注重发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依法治理,坚决打赢这场重大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1)在重大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为什么要注重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协作,凸显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14亿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防疫合作,为维护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中国疫情发生后,多数国家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与中国携手“战疫”,共克时艰。然而在有些国家在中国疫情发生后却关闭了对中国开放的大门,限制人员往来和贸易等等。据此,有人认为:“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2)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依法防控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顺利开展。目前由于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法治意识尚有欠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机关如何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百年前积贫积弱长夜难明到今天雄峰巍峨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总结时,向大家推荐《共产党宣言》等五本著作,说“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那个“味道”,是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

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共产党员,其所以特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中国共产党人咬定“现代化”这个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接力奋斗不停步。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愈挫愈勇、自强不息,越是困难大,斗志越昂扬,这是共产党人值得骄傲的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创造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的。
2022-03-31更新 | 2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战的依据。
2023-06-18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奋力争取温饱(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
2020-01-13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