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112595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重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

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既考验党敢于斗争的勇气,又考验善于斗争的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材料二“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要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并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恢复社会正常秩序,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政治品格战胜疫情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国际疫情防控中我国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会晤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在协商一致基础上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
材料一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宣言中表示:我们将打造贸易投资大市场,促进基础设施联通、货币金融流通,实现联动发展。我们将采取平等和灵活的方式同其他国家开展对话与合作,包括“金砖+’’合作模式。我们将努力提高金砖国家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我们将继续坚决反叶保护主义。我们重中不采取新的贾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既有承诺,呼吁其他国家加入这一承诺。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金砖国家践行上述宣言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为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黄金十年”提出行动倡议:深化金砖合作。为五国经济增加动力;承担金砖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发挥金砖作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金砖影响,构建广泛伙伴关系、习近平筑后呼吁,“让我们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让我们的合作成果惠及五国人民,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各国民众。”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提出上述倡议的理论依据。
(3)请你以金砖国家合作为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控制在30个字以内
2017-11-28更新 | 2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洞朗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1890年,中国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该条约规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长期以来,中国边防部队和牧民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巡逻和放牧活动。

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进入中国领土。事件发生后,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印方遵守历史界约,立即无条件将越界的印度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

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全面阐述中国政府立场。中方的做法展示了高度克制。但印方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反而通过炮制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为印军非法越界行为编造借口。


我国外交部为什么要发布这一立场文件?应如何维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习近平提出,“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2018-09-05更新 | 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杜尚别国宾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当前形势下,本地区国家尤其需要加强团结,共同维系地区安全、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各方应抓住机遇,继续秉持“上海精神”,全面落实青岛峰会成果,促进贸易、投资、能源、农业、人文交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为地区国家合作营造安宁的氛围。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继续秉持“上海精神”的必要性。
2019-01-04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