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1512447

2018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信·中国》节目正式开播。《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集中展现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例如,节目展示了黄继光的家信。节选如下:

母亲大人:

男(黄继光)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男决心把母亲来信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期望……

黄继光

1952.4.29战斗中

虽然黄继光的信读起来不够顺畅,但他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不顾家”,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冲突让人潸然泪下。《信·中国》节目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黄继光为国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是什么?
(2)黄继光为国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请问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2018年12月18日上午,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热烈反响。

材料一: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必须坚持的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00名改革先锋中,无论是叱咤科技领域的科学家还是创作“改革文学”的作家代表,无论是国企改革经验的创造者还是港澳台率先到内地投资的著名企业家,无论是“大国工匠”还是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从探索者到先行者,从塑造者到开拓者,从创新者到实践者……每个定位都精准道出了改革先锋身上蓬勃的改革精神,他们代表了改革开放的各主要领域,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他们显现着时代性、体现着先进性、展示着示范性。


(2)每位改革先锋身上蓬勃的改革精神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养、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伟大的民族精神指什么?
(3)致敬改革先锋,就是致敬一种精神。请写出两条向改革先锋学习的宣传口号。
2019-01-22更新 | 1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盛大的阅兵活动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对此,广大网民纷纷“点赞”。有人认为,阅兵活动传递出中国捍卫国家安全的强大意志,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决心,提振了爱国主义精神,期待所有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还有人认为,阅兵活动是一次增强荣誉、凝聚共识、激发斗志的“空中加油”,只要我们鼓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股劲,发扬“蛮拼的”精神,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国家阅兵活动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2)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请你就如何持之以恒地开展抗战爱国教育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8-06-19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红色旅游寓教于游、高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各地政府积极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到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现场聆听红色故事并深入学习。

2023年8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覆盖上亿大中小学师生。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政府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意义。
2024-05-15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