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是客观的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7 题号:11518538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在出现全局性重大风险时,对人们行动采取必要的限制到底对不对?到底是个人权利更重要,还是整体利益更重要?面对这些争议,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表示,中国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已经让中国人民体会到了有效控制住病毒所带来的好处。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是不会混淆的
B.真理往往会因人而异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反复人们才能认识真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认识有客观的标准
2023-11-15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告台湾同胞书》所展示的大陆对台政策最重大的调整在于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这一政策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使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台政策的这一调整
①归根到底是对台湾客观现实情况的反映
②根源于对台湾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创新思维
③正确预见了台湾问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决定了两岸关系及和平统一的发展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05更新 | 2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认识客观事物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是一元的,具有客观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023-08-07更新 | 3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