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1159783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对诗歌中呈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海无闲田”展现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犹饿死”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没有劳动成果
C.“四海无闲田”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D.“犹饿死”揭露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性表现在(     
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②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③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④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3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农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可以获得大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拥有大量土地,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奴隶则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27更新 | 2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Q市某高中社团策划拍摄了一期以“社会制度演进”为主题的短视频,生动呈现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生产状态。下列场景展示正确的有(     
①原始社会:人们一起采集和狩猎回来后,氏族长按贡献大小分配劳动产品
②奴隶社会:奴隶劳作一整天后,将劳动工具和部分劳动成果带回自己家中
③封建社会:农民在租种的土地上劳作完,继续耕种自己家贫瘠的小块田地
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建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9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