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1622439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


(1)结合材料,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谈谈国家治理给你的启示。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我们需要花更大气力。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2022年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提出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后发国家或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是谋求“依附”发展,被迫丧失独立性,不仅没有成功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陷入各种发展的“陷阱”。近代以来,中国“师夷长技”的现代化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借鉴的模式。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阐析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就是告诉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2)用“文化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3-01-16更新 | 3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城前夕,于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两个务必”的号召,警示着一代由一代共产党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调研,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70年来,西柏坡人也将红色精神代代接力。新时代奋斗征程上,西柏坡人不断深挖红色文化,提升旅游服务内容和品质,吸引许多人慕名来到西柏坡革命圣地,探访赶考足迹、寻找前行力量。现如今,西柏坡全村发展多种经营,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一万多元。2018年9月,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脱贫出列,摘掉32年的“贫困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对西柏坡人摘掉“贫困帽”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两个务必”和“两个永远”的关系。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提出三条建议。
2019-05-27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上海为弘扬“海派文化”,在电视剧、广播电台都保留了沪语节目,很多上海大学也推出了学习沪语的社团。如今很多公交车也实行了沪语报站,甚至80后软件设计师吴炜自创沪语收集输入法也深受广大市民欢迎。面对这些现象,有人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负担起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非要保留点海派文化,没有必要。


你是否同意此人观点,请选择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原理,加以分析评价。
2019-10-26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