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新时代的劳动者 > 党和政府的就业方针和政策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18827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在广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面临难以就业、再就业渠道少、再就业质量低等困境。加之,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设施简陋,学生、师资流失严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导致职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工人市场缺口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大量普通本科毕业生对职业期望值较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择业困难。因此,我国将“保就业”任务置于“六保”之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在促就业方面应如何作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新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智联招聘平台数据显示,3月仍有41.6万2020届毕业生在求职,随着6月份毕业季来临,年轻人就业压力更大。通常情况下,在这些高校毕业生中,一流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愁嫁,二、三类院校的部分毕业生,或由于综合素质不够突出,或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的突出技能,或由于不愿放低对行业、雇主、待遇等方面的要求,就容易眼高手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同时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高校毕业生求稳心态更明显,扎堆去大企业、国企,使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很难招到应届生,更增加了岗位匹配的难度。

大学生就业难与某些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关。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各方主体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如何发力。
2022-12-08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但3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今年,我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还有近3亿农民工需要有工作的机会。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来看,稳就业都面临着不小压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并提出“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2022-07-03更新 | 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曾表示,城市的人才结构技术工人应占主体,但目前我国城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尽管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其所学知识难以完全适应社会需要,找工作难上加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就业的首要工作。

材料二: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少。专家认为技术类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但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技术类职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1)材料反应了什么问题?
(2)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2020-05-2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