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坚持党的领导 > 党的领导方式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194306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

◆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


结合规划的编制过程,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其中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单向从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失血”、“贫血”。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建设和完善党的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
2022-07-26更新 | 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基建”是指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涉及七大领域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如下表:

2017年10月18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战略,要求各级政府更快适应数字化社会环境

2019年10月2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国家教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2020年3月20日

在全国政协首届云上座谈会上,委员们热议数字经济,为“新基建”在“抗疫情保经济促发展”中如何起作用,积极献言献策

2020年4月2日

广州市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要求,发布《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材料二: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提供更多的是网络效应、平台效应和赋能效应,可以引发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大量涌现,大幅提高我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养老和环保等领域的规模和质量。

近年来不断出现许多新职业,比如数据分析师、电子竞技师、网商、网红、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民宿房东等,大都得益于“新基建”效应的发挥。2020年,“新基建"的加速发展,将极大助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战双赢”。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之治的特点和民主优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加快推进“新基建”的合理性。
2020-08-18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各民主党派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议题,纷纷建言献策,其中,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多份提案均呼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贫困村精准脱贫,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农工党中央强调:需关注贫困村的债务,拓宽贫困村资产增值渠道。3月,全国政协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国家相关部门民主党派、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吸纳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正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十九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党制度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优势。
(2)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请你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十九大代表提出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至少两条)
2018-12-20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