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1958007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思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助力某地“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在线课堂等方式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传递给当地农户。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运用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文化扶贫小组”挖掘当地作为东汉中医药学家郭玉故里和蜀汉旧址的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形成了“中医药+蜀汉文化+乡村振兴展”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年均近千万的产值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从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和文化需求入手,创作脱贫攻坚微电影,展现了当地人民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风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文化扶贫小组”做法对脱贫攻坚的启示。
2020-11-14更新 | 20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尤其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努力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探究如何使“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认识“二十四节气”。
(3)结合材料,就如何传承好“二十四节气”拟出两条广告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2017-04-04更新 | 3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中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等。很多中医已不大会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了,必须借助仪器才能诊断疾病。有关中医存废的争论更是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实行西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1)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说明中医五行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的“实行西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016-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