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2034920

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正在释放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近年来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创作了一系列制作精良,底蕴深厚,格局宏大的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航拍中国等,这些节目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化。将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生动演绎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节目已经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类节目如何才能赢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
(2)受主流媒体的影响,各地高中学校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说一说,开展这一活动对高中生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经常为父母拍照”,“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这些颇具时代特色的新“24孝”标准一面世便引发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些标准契合老龄时代的中国现状,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
反对者认为,这些标准背离了现代子女的现实。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下,新“24孝”的要求无疑奢侈而残酷,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难以实现。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新“24孝”标准引发争议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就如何让孝文化更好传承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
2017-03-01更新 | 1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医学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

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异”。

有的中国医家则主张“废止中医”。1917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医锢于岐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后提出“废医存药”。

1930年代,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国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


(1)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某中医院开展“中医为民”主题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写三条宣传口号。
2019-12-01更新 | 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相声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如何处理继承与革新关系的问题。在这对矛盾中,对创新探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迫在眉睫。相声艺术创新的必要性首先源于时代发展的必须,其次是现代观众的需要。相声本来就是市民艺术,让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喜闻乐见的艺术,它必须从老百姓身上吸取养分,对各种行业进行了解,懂得各种生活中的一些常识。

相声是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因此,对于相声的创新必须考虑传统的影响,考虑相声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只有从相声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历史过程中,才可能认识相声的特点和性质。

艺术创作唯一源泉就是生活,而艺术则又高于生活。无疑相声是最贴近于生活的一种艺术。相声无时无刻都在表现生活,讽刺生活,批判生活,赞美生活。相声是一种太接近人民群众的娱乐形式。所以从相声作品中能很容易的看出人民的思想和愿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对相声艺术进行创新,使之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
2022-01-14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