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2126362
中国科学家历时8年,在地质构造学,沉积学等方面对南海的形成进行了考察、梳理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进展的科研成果,整个南海的“前世今生”可能就此揭秘。这表明(  )
①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现实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2年6月,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生态和演化前沿》上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这一研究结果推动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认知。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D.人可以通过“思维的眼睛”认识客观存在
2023-02-03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之际,电影《金刚川》于10月23日上映。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展现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的情景。讲述的是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英雄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是对抗美援朝战疫中,英雄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生动再现。这表明艺术作品(       )
①一定程度的还原历史场景,具有真实性
②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有客观性
③是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升华,具有创造性
④其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内容具有主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8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再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对分配制度认识的每一次飞跃都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①不断发展的认识才能对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②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
③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前提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05-29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