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12241309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谈谈“和”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婚嫁时女方常常会给男方送上一双自己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这种制作鞋垫的工艺就是十字绣。
十字绣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14世纪,十字绣从中国经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然后在欧洲传播开来。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十字绣工艺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绣线、面料的颜色、材质,都别具匠心。15世纪,十字绣开始进入民间,逐渐为广大海内外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使十字绣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某景泰蓝工艺画画师从十字绣艺术中深受启发,他将景泰蓝美观华贵的艺术表现力和十字绣技术有机结合,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开发出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赢得无限商机。
如今,十字绣艺术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结合材料,说明十字绣艺术的产生和传播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成功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更好地传承景泰蓝工艺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6-11-26更新 | 11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4月至10月,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会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由于“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积极申办。迄今为止,“世园会”共举办了20多次,基本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中国在昆明西安青岛唐山等地举办。此届办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举办愿景】:

“会徽、吉祥物是北京世园会视觉形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宣传推介、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宣传什么?推介什么?又要开发哪些市场?我们,不愿停留在为了办会而办会的层次上,而是希望借办会,广泛传播绿色理念,大力推动园艺走进生活,带动园艺生产消费、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1)“举办愿景”体现了哪些《文化与生活》的观点? 

【文化盛宴】:

2019北京世园会将汇聚不少于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官方参展者,不少于100个国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非官方参展者,吸引不少于1600万人次的参观者。深化相互交流,促进共赢发展,让绿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让园艺成为创意的新载体,打造“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文化盛宴。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打造“文化盛宴”的原因。
2019-10-08更新 | 1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戏是靠人演的,曲是靠人唱的,名家演好戏,大师唱好曲,已成为戏坛共识。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尽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艺人演出新编《五十贯》,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1)昆曲的发展是戏以人传的最好佐证。据此有人认为: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能靠戏曲艺术家的努力。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合理性,其中许多人文故事、哲学思想、典章文稿,之所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根衣原因在于其不仅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还蕴含着宝贵智慧和正确的价值理念。
曾经,我们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盲目追寻西方文化。年轻人热闹地庆祝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中国的元宵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开放的中国在品尝别人带来的文化快餐时,不应忘了备好自己的文化盛宴去款待客人。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独特气派。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应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自信的民族不能没有偶像。请你给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偶像下一个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
2017-06-03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