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3 题号:125788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作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水利对农耕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农耕文明史也是一部水利史,从大禹治水到春秋战国的各项水利工程,再到后来的大运河、治理黄河等,先民们因水聚族而居、精耕细作,这种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

农耕文明崇尚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其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与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1)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简要分析农耕文化在我国长盛不衰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对今天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有效国家治理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基本依托。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探索建立善发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奋进征程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之治”已经证明具有显著优势。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由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我国人民决定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证,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全面深化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广大党员和群众掀起学习《决定》的热潮。请你为党员干部从《决定》的学习理解、贯彻落实两方面各提一条注意事项。
2020-02-10更新 | 1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一些地方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人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也”,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南京人则指出剧中的大梁国都“金陵”就是南京。安徽滁州更是落实于行动,将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换成了“琅琊阁”,而这块全新的匾额落款居然是宋朝的苏轼。有评论指出,这一做法是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难以形成地方旅游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1)从“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
(2)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在严格保护文物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请就如何发挥文物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2017-02-08更新 | 12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德经》强调"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道、天、地、人四个最大中,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运动,而不是人为地妄加干涉。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我们应从古人的自然观中汲取合理养料,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021-06-05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