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文化自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6 题号:127376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经济力、军力等远远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困难,同仇敌忾、出国作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上甘岭中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空中英雄蒋道平、光荣牺牲的毛岸英等英雄人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壮丽史诗。

70年前,在惊天地、泣鬼神、永留震撼于人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克服武器装备落后、条件差的困难,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终于打败了武器装备先进精良、手段极其残暴、行为极其野蛮的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英名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材料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抓住重点科学有序。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材料二: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在“抗疫”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处方”。中医依据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免疫功能的机理,追求机体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健康、统一,使得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缩短病程,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了独特优势。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回答如何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3)某校某班召开“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主题班会,请你拟定两条发言要点。(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0-08-20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全国人民共贺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由江苏广电总台举办的一场“快闪”于2020年10月5目在南京大学精彩上演,300多名南大学子和各行各业的人们相约南京大学,以一曲《我的祖国》深情告白,祝福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这是经历了疫情、汛情等无数考验的中国人共同发出的心声,这场不期而遇的快闪,吸引来往行人和师生的驻足,情不自禁地跟着曲调哼唱,表达家国同心的骄傲和自豪,唱响新征程上奋进中国的时代宣言,活动结束后,全国抗疫先进个人鲁翔接受采访时说“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续写辉煌。我相信,坚持我们的道路,我们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的祖国》为什么能唱响新征程上奋进中国的时代宣言?
2020-11-14更新 | 19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强调,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文化精神、1944年,我国成立了敦煌研究院,旨在保护莫高窟,传承敦煌文化、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多年来,研究院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持续多年开展合作,采取多种保护技术措施,抢救了许多洞精美的壁画和彩塑,逐步了实施莫高窟全部文物的数字化储存,建立了莫高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敦煌研究院还通过新媒体平台,讲好“敦煌故事”,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樊锦诗,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被尊称为“敦煌女儿”。她坚守大漠半个多世纪,用行动践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她奉献敦煌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以敦煌石窟考古研究、保护和管理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她视敦煌石富的安危如生命,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数字敦煌”,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70多年来,在“莫高精神”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敦煌,留在大漠,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从建院之初的18人发展到1463人。“莫高精神”已成为敦煌研究院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坚定文化自信对敦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2)保护莫高窟,传承莫高窟文化需要弘扬“莫高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讲好敦煌故事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0-06-16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