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1 题号:12751776

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一轮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40年前,深圳通过改革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也为全国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本,今天深圳又一次站在了改革的路口。回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的历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成为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又一重大举措。未来,深圳将承担更重大的改革责任,不仅要先行先试,更要先行示范,着力推广。深圳将继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努力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制度成果。


(1)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相关知识,分析中央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连贯一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相融相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智慧,化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胸怀,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注:“旧邦新命”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为周虽然是历史悠久的邦国,却不会在守旧中灭亡,其使命在于不断革新。冯友兰先生将其概括为“旧邦新命”)。


(1)有人认为,旧邦新命的目的就在于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实现旧邦新命中的作用。
(3)请就青年学生在实现旧邦新命中如何作为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3-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8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再一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2)某班要召开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此写两条发言提纲。
2022-04-06更新 | 1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经过开展试点,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经在全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东部某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将阵地下沉一线、视野向外拓展,利用小区、学校、田间地头等,建成实践点3184个,让文明实践“无盲区",服务群众更便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身边的思想“加油站”,邻里之间的纠纷“调解器”,基层一线的惠民“小课堂”,传统文化的民间“播种机”,公益行动的爱心“先锋队”。西部某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把新时代文明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该地创造出如“理论宣讲”“先锋实践示范点办到群众家门口,引领”“文明祭扫”“道德信贷”“孝善矩阵”“村庄美颜”“文化惠民”协商议事"等形式,这些活动切切实实地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养。


运用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特点并说明它为什么能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
2023-09-04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