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6 题号:13004087

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考古学背负着巨大的浪漫梦想,考古让我们证实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让我们看到历史无法记载、没有记载的事,也可以帮我们修正历史曾经有过的记载。青少年在学习考古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习近平都希望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考古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纽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考古工作作为一项探索“过去”文化的事业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从“嫦娥五号”月球取壤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互联网“跟跑者”到人工智能的“领跑者”……一项项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孔子学院和中小学孔子课堂,凝聚了千年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不断吸引着世人追随的脚步。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日益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中华民族正自信地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坚定高度文化自信的理由。
2021-02-11更新 | 3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舌尖上”俨然成了饮食文化的“代言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任务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了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习近平做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额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8-11-21更新 | 23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发挥独特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共同汇聚,承载着当地的政治渊源和文化积淀.对当地人来说十分亲切。比如,北京是一座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城市精神也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比如创新、开放契合了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时代特色,“创新、开放、和谐、诚信”四个词语在城市精神表述语里出现频率最高。

创新指标



(1)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把包容作为建立城市创新生态体系重要指标的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为背景,为各地提炼城市精神的表述设定几条标准。
2019-01-10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