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75 题号:131630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

材料二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多次讲述发生在湖南的“半条被子”和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动人故事。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某中学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请你在以下三条研学线路中任选一条,根据所选线路拟定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
A线: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橘子洲头)
B线: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道县(陈树湘纪念馆)——通道县(通道转兵纪念馆)
C线:长沙(雷锋纪念馆)一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2021·湖南·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此后,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一百年的奋斗中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指引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迎来了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激发亿万中华儿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凝聚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人民砥砺奋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北斗精神等,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既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又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
(3)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请就青年学生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谱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两条建议。
2022-05-14更新 | 3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表彰活动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意义。
2020-01-01更新 | 26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长津湖》站在了当下的审美坐标,输出着具有时代性的故事样态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它用自己的方式对望——回首往日,我们没有制空权,多少战友牺牲于敌机的轰炸之下:再看今天,珠海航展的大国重器频繁亮相。电影里,“雷公”牺牲前说“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现实中,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望,阐释电影《长津湖》是怎样激活历史,感染观众,激发国魂的。
2021-11-21更新 | 4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