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基本属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36362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得到充分彰显,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演变,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对中国进行政治攻击,攻击中国国家制度,抹黑中国国际形象。在错失防疫时机导致疫情失控之际甩锅中国,甚至向中国“索赔”,以此逃避责任和转移视线。这些谣言、阴谋论和歧视言行,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混淆视听、扰乱人心,不仅无助于本国疫情防控,而且严重阻碍国际抗疫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不分地域、不分贫穷富贵、不分国家发达与否,务实解决问题最为重要,各国应抛弃固有印象和政治障碍,弱化意识形态壁垒,选择团结合作、包容互助,才能共同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面前,各国求同存异、携手共进、命运与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椠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已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这是对袁老的最好纪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位英雄就是一座丰碑,只有全社会都形成崇尚英雄的氛围,才能缔造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才能让英雄的灯塔永远照亮我们前行。


(2)“一位英雄就是一座丰碑,英雄的灯塔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3)崇尚英雄、学习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就“青年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传统舞蹈,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人民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秧歌舞,令人眼前一亮,意味深长。不仅仅是陕西绥德,在山东济南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秧歌、快板、山歌等,是各地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它们为载体普及党史知识,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实践也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022-04-04更新 | 19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近年来,“文明冲突论”为国际人文交流设置各种障碍。文明冲突论的特点是把文化差异的作用扩大化,认为文明差异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每种文明都各有优长,没有优劣之分,不应当恶意贬低,而应当取长补短。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有人认为要想解决国际冲突,就要消除文化差异。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4-05-25更新 | 21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材料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广大军地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成为人民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从耄耋之年的院士到95后护士,在防护服上书写的“精忠报国”“人间大爱”“我斩新冠,携汝赏樱”“隔离不分离,逆行不独行”“有我在,别怕”等激奋人心的字眼,不是书法、却是最美的心声,不是口号、却如无声的誓言,诠释着中国精神的内涵,标注着中国精神的高度,激荡在人民心中,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的磅礴力量。这一笔一画不仅是书写在防护服上的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更是镌刻在脊背上的中国精神。

材料二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1)防护服上的签名签字是镌刻在脊背上的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的磅礴力量。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说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
(3)没有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却直面病毒肆虐的生死考验,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我都算数。请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写出两条古语。
2021-09-07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