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371176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批准将中国中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5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已有12所高校和13所中小学在29个国家举办了孔子学院46所、孔子课堂62个,遍布世界5大洲。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先后在海外建立了9所孔子学院,其中包含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打造了中外高校学术和文化交流的重镇,积极有效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1)运用文化遗产的知识,简要回答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
(2)你赞同“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0-21高二上·广西玉林·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0年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

《规划》指出,大运河持续开凿和修缮,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廊道,大运河已绵延2500多年,它纵贯如今八省(市),连缀五大水系,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沿线一直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兴盛、人才济济的地区,也是文化艺术最活跃的地区,文学、艺术、戏剧、书法绘画、音乐高度繁荣,名家辈出。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大运河是中国梦想的寄托,千年运河在新时代褪尽尘埃,迎来了自身命运的蜕变。在新时代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经济大动脉的复兴,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020-12-28更新 | 1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2016-12-12更新 | 31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2021年“三农”工作的重心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到乡村振兴上来。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简称《意见》)全文发布,该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对“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取代了之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底线任务,所以我们有国务院扶贫办。现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意味着在新的发展阶段,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乡村振兴成了底线任务,中国的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国家乡村振兴局将聚焦乡村振兴中的薄弱领域和薄弱地区,继续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短期着重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工作任务。

乡村遗产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不仅包括山水、村落、植被等有形要素,还包括传统的生产技术、敬畏自然的人文精神等人文要素。推进乡村遗产价值重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乡村文化遗产应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重构以科技文化人才体系为基础的乡村主体,重新构建乡村特色教育,重视培育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和专业技能;建设互联网文化平台,加速数字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乡村文化遗产利用保护的融合,从而服务乡村民生,使村落群体共享遗产红利。


(1)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国家有决心。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乡村遗产价值重塑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价值。
(3)请你为政府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6-05更新 | 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