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138823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政要和67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智库媒体代表等现场参会。与会代表围绕“中阿文明交流:从古丝绸之路到新时代命运共同体”主题充分交流思想、广泛凝聚共识。对话会通过了《第四届中阿政党对话会落实全球文明倡议银川誓言》。阿方高度认可和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认为该倡议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支持,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持续动力,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二者都是世界上古老、伟大文明的代表,都为人类进步作出了独特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明交流的积极意义。
2023-12-08更新 | 23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材料二:《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筷子篇》是如何谱写家的味道。
(3)结合材料,就弘扬中国文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2016-11-26更新 | 2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墨画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能够充分彰显我国动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水墨动画电影短片《秋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春华秋实的故事。影片在取国画大师齐白石画作神韵的同时,将齐白石“兼工带写”的绘画技法融入三维动画之中,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水墨画的技法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以艺术形式上的高度创新,展现了中国动画独特的审美情趣,使水墨动画真正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气质的奇幻的、刚柔并济的艺术表现方式。凭借中国独有的传统水墨绘画技法与动画的趣味表达以及8K高精尖技术的完美融合,《秋实》用全新的视听语言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诠释。

2020年1月22日,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入围影片名单揭晓,《秋实》位列其中,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部入围作品这是水墨动画发展的重大突破,对国产水墨动画“走出去”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秋实》的成功创作对推动国产水墨动画“走出去”的启示。
2020-08-14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