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最真实的民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39395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近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降至2019年的1.7%,人均收入同期增长20倍,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此外,为了推动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中央累计向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43.5万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盛赞:“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的减贫方案将为其他国家带来启迪,进而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平衡的世界,造福全人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材料一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编纂民法典。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相关研究工作。2015年12月,制定民法总则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根据党中央的部署,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分别3次向社会公众和2次向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共收到15503人次提出的70227条意见。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材料二       《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制定和通过《民法总则》的。
(2)结合材料二,从公民的角度,分析《民法总则》上述规定的现实意义。
2017-07-31更新 | 1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各地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内蒙古Z旗积极探索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的新路径,联络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组成普法宣传队,结合社会热点和村民法律需求,定期开展法治文艺汇演;将法律顾问制度与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年不定期邀请法律顾问进村讲解专题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为村民零距离服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组织志愿者在政策宣讲、帮扶群众、环境整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展法治宣传。Z旗还在实践中探索出“村民说事室”与“法治美丽乡村建设矛盾调处中心”,曾经嚷闹吵架的群众有了可以说事议事解决事的地方。如有纠纷,村民可通过村、镇、旗矛盾调处中心予以调处。经过三次调解仍不能调处的,引导进入诉讼程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运行不跑偏。

Z旗通过建设法治乡村,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还让乡村秩序更加井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Z旗是如何建设法治乡村的。
2023-06-06更新 | 34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式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社会主义民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最广泛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保障
最真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最管用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全国人大代表
请用连线匹配:社会主义民主与解决的实际问题。
2021-04-22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