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2 题号:1399563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某班学生在学习时找到了“连钢创新团队”的相关资料。请结合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奔跑着的AGV,运行着的轨道吊、高高耸立的桥吊……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坚持自主创新理念,建成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20年12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开模”荣誉称号。

自2013年组建以来,面对国外技术封锁,该团队根据青岛的口岸实际、货源结构、码头流程、操作习惯,设计出自己的工艺流程、总体平面布局和技术指标体系及规格参数,构建起一套合理的集成方案和实施策略。该团队唯实求真、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最终建成了一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运营的中国方案。


(1)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连钢创新团队”是如何实现从“0到1”的突破的。
(2)请你结合自身实际,以“把握思维规律,提升创新能力”为主题,写一篇交流提纲。要求:主题鲜明,内在逻辑一致;学科术语使用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字数在1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虽然早有理论预言了引力子(假想中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粒子)的存在,但一直未被证实。2019年在国外做博士后的杜灵杰,就观测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出现集体激发,被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可能是引力子存在的证据。回国后,为了克服实验和观测设备震动、升温等问题,杜灵杰放弃了国外通用的“做减法”,采用特殊材料减震、光学干涉降温等“做加法”。2022年设备开始运行。他经过反复对比大量数据,发现了引力子激发的微弱信号,并设计实验测量出这一信号具有自旋为2的特性,进一步确认了其是引力子激发。他又设计实验,发现了激发信号的另一关键特性——具有特征能量。2024年3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杜灵杰这一实验结果。这一发现为在凝聚态系统中研究量子引力相关物理开辟了新的视野,有助于实现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理论的统一。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说明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知识,分析杜灵杰团队运用的思维方法及效果。
2024-06-06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河南春晚再次火热“出圈”、燃爆全网,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一波硬核文化输出,打开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

喜剧《我家的AI觉醒了》和脱口秀《没啥用新春发布会》聚焦当下社会热点,理性反思科技带给人类的便捷与局限,人文关怀充盈其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人精神与现实的联系和象征。春晚以龙为主题,邀请了成龙担任河南春晚发布官、非遗表演《舞龙》等龙元素来呈现东方龙的形象,使中华民族精神图腾得以具象表达。

春晚力扛“文化”大旗,以高质量节目传承经典文脉、融入时代价值,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时代精神。舞蹈《凤鸣朝阳》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精神,《借东风》《行走河南》等则通过古今串联,抒发家国情怀,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2024年河南春晚节目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024-05-01更新 | 5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能让水稻连续生长好多年,不就能大大减轻农民的耕作负担了吗?抱着这样的愿景,科学家们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90年代初,胡凤益进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参与到了多年生稻的育种研究中。多年生水稻,不用每年进行播种、育秧栽秧、犁田耙田,种植一次就可以像割韭菜一样连续收获3-5年。学者们发现,培育多年生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利用具有深根系的多年生野生稻从头驯化,二是利用现代栽培稻与其多年生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将多年生性状转移到水稻中。胡凤益科研团队认为后者是更为切实可行的方式。2003年,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胡凤益团队终于弄清楚了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和多年生特性的规律,多年生稻育种的下一步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如今,曾经的设想已然成为现实,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业内专家称其是水稻生产的又一革命”“具有原创性、颠覆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该科研团队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实现多年生水稻技术的突破。
2023-07-06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