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1400606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田间地头、在桥梁隧道、在街头巷尾、在边境线上、在科技攻关一线、在教书育人讲台,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感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变化,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2)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请为你所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5年10月5日,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60年代,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国际上迫切需要寻找新型抗疟药。在国内外大量研究工作未获得成功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作为研究课题组组长,成为该项研究的领军人物。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药方入手,在搜集2000余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案》,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经大量提取药物的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1972年屠呦呦团队从青蒿提取物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全国2000多个病例验证,青蒿素被确诊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药新。获奖后,屠呦呦明确表示“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⑴屠呦呦团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⑵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谈谈你对屠呦呦所说的“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句话的理解。
⑶某校高二(3)班准备举办主题为“我们应该向屠呦呦学习什么”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提纲。
要求①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分析。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提纲3条以上。
2017-06-28更新 | 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解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个冒险品尝西红柿的人是幸运者,而那些为分辨香菇和毒菇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鲁迅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就不吃了。



(1)人们是如何知道“狼桃”可否食用的?
(2)人们为什么要冒险去了解“狼桃”的可食性?
2023-08-09更新 | 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壮阔的道路,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征程。回首过去,70年的历程沉淀了中国事业的发展智慧、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展望未来,70年的经验将要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推动“中国号”巨轮继续前行。

材料一   在艰难探索中寻求真理

70年来,从探索建立公有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学习苏联经验”到“走自己的路”,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变革的实践气势如虹。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魄,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改革精神,再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变革的精神一以贯之。正是因为不断与时俱进、勇于推动变革,新中国虽历经沟坎,但始终能不断校准方向、调整政策,在伟大的理论指引下,走出一条强国富民的复兴之路。


(1)中国为什么能走出一条“强国富民的复兴之路”?依据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材料二   《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七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七个故事各具特色,没有内外的情节联系,但却用一种核心的爱国情感把他们贯穿起来,唤醒了全球华人共同回忆,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观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有观众感慨道:“过去的感动被唤醒,未来的动力在当下的每一刻。”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感慨的认识。
2021-09-09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