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14332350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长征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     某中学高三(2)班组织“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同学甲:提出“关于红军长征路线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同学乙:提出“关于红军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同学丙:提出“关于在国外举办宣传红军长征精神文化活动的建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为何要弘扬长征精神。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红军长征路线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请为弘扬长征精神另提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某校部分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城市建设的片段,并对此进行了思考。片段建设的是“政绩”,破坏的是“文物”。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都兴起大兴土木的建设高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文物却毁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近3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物毁于建设”的行为错在何处?
2021-02-17更新 | 6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条崇雍街,千年北京城。

北京崇雍大街位于天坛、地坛之间,是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老街,串联起国子监、雍和宫等文物保护单位,是彰显北京古都风韵,最能代表北京老城文化特色的一条街道。

2018年以前,许多商户私自改造的门脸,密布的变电箱、电线杆,拥挤的人行道、车道,与古城文化不和谐,让这条大街变了味儿。

从2018年到2021年,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团队修复了这条4.7公里的长街。在改造之初,制定公众参与计划,鼓励商户和百姓积极参与,征求和采纳合理的建议。在修缮过程中,坚持“绣花”功夫,摒弃过去“刷墙”、“画缝”、“贴瓷砖”等方式,传承传统的营造工艺,通过“真砖实砌”的方法来展现真实的传统风貌,许多老建筑、老牌匾、老物件得到了保留。

改造后的崇雍大街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充分保护了历史风貌,让人们重新找回了“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老北京味道。崇雍大街的“变身”不止是一次简单的改造,而是再一次寻找历史的历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崇雍大街的“变身”是如何让人们更好感受到老北京文化味道的。
2023-03-29更新 | 4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社会各界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强,参与主体很多,总的势头很好。从重视传统节日,到传承家风家训;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近年来,格律诗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已经引起诗界热议。在国人对传统文化热情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和网络传媒的良莠不齐,贬低、戏说、调侃传统文化的作品、段子时有出现,这些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文化的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康地传承和发展。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格律诗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2)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如何正确看待材料中我国目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017-05-15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