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46047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运会后,三次分配概念再度提出,并上升到国家战略体系层面,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第三次分配注重在道德和文化的影响下,自愿对社会进行捐赠。所以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该战略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合材料,请分析“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唯物史观要求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当前,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为代表的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新兴领域,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商平台“二这一”“网络虚假刷量”“大数据杀熟”。网络售假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的行为等问题也愈发凸显。目前,我国制定了一批与数字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但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兴领域。202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礼法传统是中华古代法文化的核心,良法善治是礼法传统的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等。习近平指出,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把法治外宣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展示我国法治国家的形象,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材料二   2021年下半年以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内蒙古满洲里、绍兴上虞、西安……德尔塔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感染,2022年的春节必将不同以往。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在密闭空间里高浓度气溶胶等途径进行传播,而春运的拥挤和较密闭的空间环境为其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各地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外地人员就地过年,众多游子纷纷表达会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逐渐转变为“视频团圆,就地过年”。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将对家的思念通过网线跨越千里传达到家。提倡就地过年,是提倡跨越时空的线上团聚,是一个节日,两处温暖。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加快数字经济立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
(3)为夺取抗疫战争的全面胜利,结合当前疫情态势,请为防疫工作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2022-08-08更新 | 13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
2018-10-08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用法律的形式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共图书馆的期盼和要求。在新时代推动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有利于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对于文化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法规定要向社会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等,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注重倾听群众的声音,定期公共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使图书馆的产品和服务更加“适销对路”,同时建立投诉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吸收群众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公共图书馆法的合理性。
2019-03-2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