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146649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提出了新课题,例如,人格尊严的维护、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强化等。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材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

1986年,我国出台了民法通则,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是很大的进步。时至今日,面对社会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发生的深刻改变,民法通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制定的民法典涉及很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因而其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必要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展品,是当时闽西苏区干部使用过的餐具,由席草编织而成的“饭包”。当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反“围剿”,苏区物资供应日益艰难。为保证前线红军吃饱饭,后方机关决定,“省委机关食堂由吃大锅饭改吃包饭”。如此,每人买一个饭包统一放在锅里蒸。从机关党员干部做起,统一吃“包包饭”,节约了粮食,支援了红军。饭包作为特殊餐具,在苏区得到推广。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传承赓续。从土地革命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了我们党的传家宝。



请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点过时”的观点加以批驳。
2022-01-16更新 | 14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情侣潜在,山河无垠”。这一讲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的的舞台诗剧《只此青绿》,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的心,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中体现着丰厚的审美意识积淀。分析中华美学精神时,既要看到其丰富的内容,也要进行历史的还原,看到其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美学是一座底蕴丰富的宝藏,其中蕴含着古人对生命存在的认知,对审美生活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探寻。中国传统美学宝藏日益成为凝聚国人的重要精神纽带。


(1)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知识,谈谈对中国传统美学宝藏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的理解。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共同的责任。某校高二、一班的同学准备在学校发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书。请围绕主题,完成这份倡议书。要求:主题突出,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20字左右。
2022-08-25更新 | 1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过持续一年的热潮,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迎来“二度出圈”。随着甲辰新春的到来,“中华战舞”的鼓槌声不但在潮汕各大城镇、乡村敲响,更传播到万里之外的英国。

材料一   “每一种民俗的发展总是依托着相应的社会环境,鲜活的民俗也一定是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场景。”英歌舞诞生于农业社会祖先祈求吉祥平安的朴素愿望中,承担着过去民间驱邪祈福,练武强身等精神和现实需要。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托过去的文化场景,无疑会被信息时代的人们所遗忘。而英歌舞则立足于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找到了自己应该寄托的崭新生活场景。疫情过后,英歌舞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材料二   如何借助法律为非遗保驾护航,成为摆在非遗业界面前的全新课题。2022年,2016年7月21日获准注册的商标“英歌YingGe”引起了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的注意。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俊浩因此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材料三   英歌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因此也成为逢年过节登场的“压轴好戏”。近年来,从舞剧《咏春》选段惊艳亮相央视春晚,到音乐剧《雄狮少年》唱响大湾区,全媒体总动员的多模态创新都表现出英歌舞的魅力。“中国年”升级“世界年”,也为英歌“舞出国门”吹来一股东风,在泰国、英国等多个国家,英歌舞已经成为在泰华人与其他族群友谊的纽带。这种催人向上的英雄主义色彩,体现人类共同的艺术审美要求,因此具备全球共有的文化价值。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于“每一种民俗的发展总是依托着相应的社会环境,鲜活的民俗也一定是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场景”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分析英歌舞成功走向世界的路径。
2024-06-04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