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1 题号:148246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黄河博物馆的“千秋治河”展厅中,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别“来水攻沙”,从汉式帝“都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人们孜孜求索,同黄河水息作斗争。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为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某校高三(一)班拟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为主题举行主题班会。假如你参与该活动,请撰写一篇发言稿要点。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在150~200个。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五百里竹井冈 五千年竹文化

竹,四季常青、挺拔清秀。千百年来,竹子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深入人心,而井冈翠竹尤甚。它在那风雨摇曳的岁月里,曾被制成竹阵、竹钉、竹箭等武器,打败过反动派多次“围剿”,向世人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天,更是以革命摇篮、旅游圣地的名片走向世界。


以竹为素材的各种制品,如笋干、笋罐头、竹饮料、竹凉席、竹雕、竹炭、竹纤维……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向世人述说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过去以竹笋、竹筒饭等为主题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以竹制品为主题的市场文化和以竹雕为主题的工艺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近些年盛行的以竹饮料为主题的保健文化和以竹炭、竹纤维制品为主题的环保文化……井冈翠竹和竹文化从过去的“井冈梦”到今天的“中国梦”实现着伟大的历史跨越,弘扬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020-01-14更新 | 9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城文化底蕴深厚。


长城奇迹公元前7世纪,楚国修筑了最早的长城,命名为楚方城。此外还有山东齐长城、陕西魏长城、内蒙古赵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出了西起甘肃、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千百年来,长城抵御入侵,保境安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

长城抗战20世纪30年代,长城获得了新的意义。“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战事蔓延到长城沿线。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凝炼出意蕴隽永的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吸引着每一位炎黄子孙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力量。

长城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古老雄关开始了新的历史使命。1954年起,八达岭长城先后接待了50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众多世界风云人物,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其博大的胸襟,传递着中国人民向往和平的良好意愿,长城已成为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平台。

长城精神巍巍长城,绵延万里,历经沧桑,雄壮不减。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阅读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长城蕴含的文化价值。
2020-03-12更新 | 13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广受关注。电视媒体与网络视听平台持续发力,推出了多主题、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创新意义。

在内容呈现上,涵盖了诗词、戏曲、文物等领域,并延展到典籍、国乐、传统节日、杂技等方面。如《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气象。在主题挖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得到进一步呈现。如《典籍里的中国》将《尚书》《周易》《楚辞》《论语》等作为演绎对象,以“影视十戏剧”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经过及书中的动人故事。在美学表达上,注重彰显精神之美、崇高之美、人文之美。如浙江卫视节目邀请书法名家、文化名家、书法爱好者参与.从“天下第一行书”起笔,用5个篇章对行、草、篆、隶、楷五大书体溯源.深刻表现“笔墨当随时代”的主题。在传播上,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在制作、播出等环节实现全程紧密联动,推动节目的口碑式传播,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多家视频网站深度合作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1)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某中学开展校园励志原创小品大赛,请你为本次大赛写出两个评分标准。
2022-04-17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