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14834456
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高一某班学习小组围绕“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秘密”这主题开展研究。他们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准确的是(     )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一这是奴隶社会剥削的原因
②农民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不占有任何土地一这是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剰余价值一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④资本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待遇一一资本主义社会消除了资本家对T人的剥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这种进步性表现为(   
A.社会生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B.人类社会开始迈入文明时代
C.农民的人身自由有了充分保障D.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2021-12-20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佃农是封建社会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关于佃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相对于奴隶,佃农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B.佃农的劳动成果全部都要缴纳地租
C.高利贷是地主剥削佃农的唯一方式
D.佃农有自己的土地但没有劳动工具
2023-06-22更新 | 4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对诗歌中呈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犹饿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②“犹饿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依附于地主阶级
③“四海无闲田”展现了当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景象
④“犹饿死”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20-10-22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