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文化自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148603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西方以个人主义为底色,中国以集体主义为底色,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答案。

西方新冠肺炎疫情加剧蔓延是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滋生的必然结果。个人主义坚持个人本位,优先考虑对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保全。这就是一些西方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愿意戴口罩,在生命安全和自由浪漫之间更倾向后者的症结所在。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管控,集体主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强调以集体为本位,倡导集体的价值取向和具体行动。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正是个体的奉献与牺牲,才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国上下一盘棋,进而保全了人民的集体福祉。


一种文化是否优秀、有没有生命力,只有经过风浪的考验才能得出结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对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作用。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正如习近平所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04-20更新 | 14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开展全国范围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到2020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都有品牌活动,80%以上的县(区)有品牌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从微观层面说,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内涵的重要方式;从宏观角度看,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传递、文明传承、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信息时代给人们阅读方式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一方面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阅读;另一方面,它又客观上造成了人们碎片化、快餐式的浅阅读习惯,让阅读变得随意化,削弱了阅读的严肃性。基于此,纸质阅读需要借助数字化阅读来提升阅读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数字化阅读也需要用纸质阅读来补足阅读的深度和整体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给学校提两条建议。
2019-03-21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网事·感动2021”网络感动人物评选,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

“段子医师”程才——他不仅是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抖音平台上“才哥谈心”账号的运营者。他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向网友们普及心脏医学知识,展现医生的日常工作,在医患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新桥梁。

“扶贫领头雁”杨世荣——年近七旬的老杨,已经担任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大树村村支书20余年,修成道路60公里,改造危房266户,建成灌溉水渠6公里。他结合当地优势,打造了“大树茶园鸡”品牌。他用真诚温暖群众,用真情化解矛盾,在筑梦小康的路上始终与村民同行。

“跪地英雄”于逸飞——在7月20日郑州被困的地铁五号线中,于逸飞被救出后,当听到“有没有医生”的求救时,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医生的信念,毅然返回被困地铁,帮助乘客,连续跪地救援六个小时。

材料二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11月25日在广州举行。以“发展与秩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是守底色创亮色,做聚合人心的“筑梦人”。新闻媒体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入体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让网络空间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二是以质量促流量,做深耕内容的“实干家”。新闻媒体办得如何,观众是真正的“阅卷人”。要在内容上力求真实准确,观点上力求深度权威、效果上力求贴近群众,真正做到让重点成为热点、让质量带来流量、让深度焕发热度。

三是用活力强实力,做扩大主流的“破圈者”。新闻媒体要用小角度讲大道理,用妙故事化硬题目,用好文笔活泛题材;要创立一系列新媒体品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从网络感动人物的事迹中感悟,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说明我国新闻媒体应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3)就青年学生如何成为文明的网络人,提出两点建议。
2022-04-16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