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49403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我们勾勒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蓝图经济措施
中国迈入科技强国前列
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为美好蓝图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翠竹连绵、溪水叮咚,在浙江省安吉县有一座美丽的村庄——余村。

余村境内多山,有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人靠挖矿山、建水泥厂实现了生活富裕。但这种“石头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余村人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03到2005年间逐步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开始封山育林、保护环境。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得知村里关停矿山,正在恢复绿水青山时说,你们下决心关停矿山就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为余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余村人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农家乐、民宿,办漂流,不但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实现了生态兴、产业兴、百姓富,成为全国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

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见证了“两山”理论的诞生。如今,余村正以自身的发展实践,成为生动诠释这一理念的典型样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1)结合材料余村的发展实践,概括“两山”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余村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
2020-07-04更新 | 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我国首部生物经济的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国生物领域科技突破不断涌现,为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在生物技术赋能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生物经济产业体系;在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主要产业部门都已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例,截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预计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现实意义。
2023-01-09更新 | 1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丰收时。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13.4万吨,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为了实现夏粮增产丰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势措施: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60多亿元资金支持小麦生产,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守好这个命根子,我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市以上。2021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05亿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825万亩。

我国加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日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与此同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力争把“在田的丰收”转变为“到手的丰收”。

今年夏粮生产期间,全国60多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让科学管理措施及时到田入户。广大农民群众在田间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把各项抗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落实落好,做到丰收时节颗粒归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实现夏粮增产丰收的。
2022-09-01更新 | 4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