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75 题号:15029643

如果撇开制度分析,单从经济角度来说,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商品流通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而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又不过是生产和实现(消费)矛盾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他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市场交换领域所蕴含的危机,在简单商品经济下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所决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如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爸爸:“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现象?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023-10-16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双城记》开篇中的一句话。《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导致下层群众中存在极端的愤懑与不满,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这与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现状极为相似,狄更斯通过对两个城市的对比,给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借鉴及警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
(3)结合材料二,联系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那个时代“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2022-09-03更新 | 1371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019-11-18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