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82 题号:15122851
董某驾车在小区行驶时,缪某的女儿突然跑到车道上。所幸,董某避让及时,没有造成事故。但是,缪某却拍摄了董某的停车照并上传至“社区联络群”中,并在群内发布“不能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等内容。该事件中(   
①缪某侵犯了董某的肖像权,应当赔礼道歉
②董某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人格权
③董某的荣誉权受到侵犯,可请求恢复荣誉
④廖某是基于民法优先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三上·山东威海·期末 查看更多[1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吴女士平时喜欢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自拍和美食。但前几天她发现,她曾发布在微博上的一张自拍照,竟被一名出售水光针的微商当做买家秀,直接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内,称她的皮肤是使用过水光针之后的效果,让朋友误以为她做过整形。本案中(     
①该微商侵犯吴女士的肖像权
②该微商侵犯吴女士的著作权
③该微商侵犯吴女士的隐私权
④吴女士无权主张精神赔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5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3年8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在微信群发表情包“开玩笑”引发的纠纷案。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微信群发布包含原告肖像及不雅文字的表情包,在原告明确提出异议后,被告仍持无所谓的放任态度,实属不当。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删除表情包并向原告作出书面道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非商业用途中使用公民肖像也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
②微信群属于公共空间,行为人的言行要遵守法律底线
③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体现
④被告行为因超过合理限度而构成侵犯原告名誉权和荣誉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5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谁能想到自己仅是到超市买点东西,“脸”就被商家抓走了,而且还能被暗中标注了“小偷”的标签。之前,一些售楼部因为用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害得顾客不得不戴起头盔看房。其实,识别人脸信息,属于处理高度敏感的公民个人的生物信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人脸信息的采集、处理应建立在“告知十同意”规则的基础上,对于人脸信息处理还特别规定了“单独同意”的要求。由此可见(     
①商家对于消费者的“脸”不问自取属于侵权行为
②公共场所应该关闭摄像头,维护消费者的肖像权
③职能部门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提升违法成本
④消费者要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在公共场所“露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4更新 | 9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