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5158555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漫长的社会形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从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到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社会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起义未能对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造成冲击和影响
②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可能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反抗斗争具有局限性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这种政治统治状况没有改变
④反映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2023-11-09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即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授田于百姓……“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       
①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封建社会具有自我调节、自我补救的功能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9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写出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深寓讽喻之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贵阶层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②唐王朝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8更新 | 4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