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3 题号:15177434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发改委明确,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下浮不超过10%、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材料二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同时,电力市场还存在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完善、交易规则不统一、跨省跨区交易存在市场壁垒等问题。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国情,借鉴国际成熟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科学合理设计市场模式和路径,实现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目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阐述如何更好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18年1月1日,新修《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正式实施,进一步缩小政府制定价格的权限范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不断提速:我国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40%;居民阶梯水价、阶梯气价制度推出,在27个省80个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

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使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收储的农产品也无法顺价销售,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仓库里,造成供求结构性失衡。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消除原有价格支持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滑坡。


(1)价格改革最终可以把更多实惠让给老百姓。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合理性。
2019-01-21更新 | 10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分享经济是公众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以分享各自所拥有的闲置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其他有需求的人完成消费的模式。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业内预计,未来5年我国分享经济增长年均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我国GDP的10%以上。资源的闲置与分配不均是分享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充分调动分散的闲置资源、集中解决现有市场难以消化的巨大需求,成为一块值得挖掘的大金矿。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是分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现实因素。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供给与需求统一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各类服务更加便宜、便捷。
材料二 西南部G市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选择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技术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市交管局和住建局两家单位作为试点,全面启动“数据铁笼”计划。围绕可记录、可公开、可分析三大目标,数据铁笼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用数据化的方式全面记录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化系统涵盖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各类管理业务,权力运行过程被全天候、多维度监督,真正实现阳光运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数据铁笼”计划是如何规范政府权力行使的。
2017-02-22更新 | 1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标志着成渝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具有独特优势。双城经济圈已具备较强的中心城市、相对均衡的中小城市、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近20年来显著增长的科技创新实力,都大幅扩大了其内需空间。随着铁路枢纽和机场群的快速建设,也使其对外交往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未来必将成为双循环格局下的新发展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是要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国家减政放权、减税让利、实行项目和资金倾斜等的政策支持很重要,但区域自身打破常规,敢想敢干,敢闯敢当更重要。成渝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应有以下重大突破:一是改革开放胆子更大、步子更快,充分解放生产力,整合全球生产要素;二是健全市场体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增强经济活力,提高资产效率;三是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规划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如何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成“两中心两地”。
2022-05-15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