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15185211
古代中国海洋意识比较淡漠,这主要缘于海洋与多数国人生产生活方式的相对疏离。自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外患时常来自海上,催生了国人的海防观念。中国人海洋意识、海防观念的这种演变,鲜明地体现了(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B.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题推荐

【推荐1】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及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这有利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该意见的出台说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4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将“诚者、天下之道也”“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法典。这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之基
④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民法通则》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编纂《民法典》工作。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7-18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晚惊喜不断,小品《坑》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节目中,“群众反映问题要走流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等官话让观众笑声不断的同时,也深刻讽刺了躺平、糊弄式的干部们。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④人民群众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3-01-23更新 | 3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