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2 题号:1519448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5G的普及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R/VR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一   所谓元宇宙,是指利用区块链、5G、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有媒体预测,“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或将达到2.5万亿美元。因此,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元宇宙意味着新的商机,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向有可能带来可观回报的元宇宙初创公司投资;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因技术的局限性等问题使元宇宙的商业模式距离成熟还很远,当下的元宇宙都是资本在炒概念,不过是一场骗局。

材料二   近年来,AR增强现实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AR技术能够将非遗转化为数字化内容(如数字影像等),从而实现实体场景与虚拟成像的完美结合,令非遗“活现”眼前,并通过计算机大数据,让人们可以灵活学习到非遗的更多历史知识。VR技术通过三维成像构建非遗原生态自然风貌环境重现,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使得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非遗”实体影像瞬间“活现”眼前,参与者能“身临其境”地进入遗址场景,产生瞬间穿越时空的震撼感。利用AR/VR技术将非遗做成的部分模拟视频发到网络上,使非遗登上世界舞台,吸引到世界各地的游客,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中国的民俗文化。


(1)对于元宇宙,有人认为是商机,有人却认为是资本在炒概念。结合材料一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AR/VR等科学技术对保护与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请你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全球。保留和继承中国特色和味道,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节目通过展示一道道传家菜的传奇故事、独门技艺,以及一个又一个沉浸于美食世界的传奇人生,让埋没于市井的美味珍馐,隐藏在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在节目中大放异彩。

材料二:这些年因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问题而引起的风波不断,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吞噬了。梁思成曾说:“拆掉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层皮!”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梁思成观点的正确性。
2020-03-15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门头沟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资源,文物资源丰富,种类全、价值大;这里传统村落数量多,保护完好、历史悠久;这里是红色革命传统老区,红色遗址遗迹多,实物资料详实;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丰厚,种类多、地域特色鲜明,非遗传承走上了国际舞台。


(1)某校将开展以“最美门头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围绕“古道古村”“红色历史”“非遗传承”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
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__________(从“古道古村”“红色历史”“非遗传承”中任选其一)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应与主题相符,可从以下地点中选择其一,也可另选其他)   
备选地点:灵水村、爨底下村、京西古道、京西太平鼓、琉璃渠琉璃烧制技艺、潭柘紫 砚雕刻技艺、田庄京西第一党支部、八路军挺进军司令部。   
推荐词:(结合个人体验,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任选一个主题和地点,阐述你推荐的理由。)

(2)作为门头沟绿水青山新居民中的一员,请结合所选主题提出两条打造“最美门头沟”的方法论建议。
2023-04-26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我国已有三十多项工程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少水利工程至今仍在护佑安澜,泽被一方。从3600多年前的商代都城灌溉渠系,到2200多年前的淮阳井灌模型,再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的发展见证着古代先贤独树一帜的治水智慧。四川都江堰的鱼嘴分流、弯道排沙,设计精妙;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巧妙利用地下水循环,科学高效,其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材料二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需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突出阶段性,对尚处于“脏乱差”阶段的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当务之急,当美丽乡村基本建成时,应适时启动村庄经营,践行“两山”理念,并注重长期治理,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二是要完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推动村庄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不同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做大乡村“蛋糕”,同时要加强政府调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分好“蛋糕”,实现村、村民和市场主体三方共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与发展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要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如何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某村正实施“千万工程”,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千万工程”建设,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文字优美,具有宣传和鼓动性,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4-05-04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