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152966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24项具体政策举措。相对于传统消费,新型消费具有高品质化、精准化、智慧化、自主化等特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商品选择,极大地激发了消费潜力,激活了消费市场,助推了消费升级。从吃、穿、用等实物消费领域加快向医疗、教育、文娱、旅游、体育、健身等更多服务领域扩张渗透。生鲜电商、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消费业态迅猛发展,“云逛街”“云购物”“云旅游”、定制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大拓展了消费场景,重新定义了消费习惯和内容。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新型消费能更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挖掘各地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供需两旺、助推经济发展、稳定就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发展新型消费对居民生活和生产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16年实际增长7.3%,实际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增长分别快0.4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东部的山东、江苏等七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北京,上海正在向6万元迈进。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将从2017年的45%上升到60%,我国人均GDP2016年已达到了7805. 72美元,逼近消费转型升级的转折点。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现象的认识
2018-07-06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2年我国GDP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材料二: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5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拉动作用久的新型消费形式。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1)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
2016-11-26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我国大城市中,个人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人骑自行车;90年代“打的”逐渐代替了自行车;进入2l世纪,个人买车逐渐升温。2011年后由于汽车减税降低,人们收入增长,私人买车激增;进入新时期,互联网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使共享经济更加便利,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成为新宠。
(1)上述变化表明了什么?
(2)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17-12-0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