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55950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组织法作出修改,将全过程民主写入全国人大组织法。2021年10月,全过程民主再次写入地方人大组织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全过程民主写入人大组织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推动科技创新重在教育,教育话题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关乎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对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客观地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促进教育公平的依据。
2016-11-26更新 | 25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意经济以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知识和创意等无形资源融合物化,提供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创意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左右,与发达国家12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也难以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二: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实行多措并举: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宏观决策和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制定创意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合作培养紧缺人才。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四是进一步放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材料三:现在,“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质量不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这一经济社会形势,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创意经济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材料二中政府支持创意经济发展举措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
2018-11-10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细读公报,“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20多次提到“人民”,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情 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将成为贯穿“十四五”时期的一条主线。

材料二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 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将会越迈越大。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力争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人民”二字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始终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2021-08-07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