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561477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社会满露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同负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这些目标,有效回应了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对原有知识产权制度提出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分析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经济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达57884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总体稳定。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8%。

在全球经济感受阵阵“寒意”,全球贸易显著放缓之时,中国外贸出口部分数据的超预期表现让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为之一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取得对外贸易成就的原因。
2024-06-11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1336万吨(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相当于我国粮食产量的24%,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一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同时针对土地种植作物单一影响土地质量的问题,采取休耕,轮耕,轮作等方式方法恢复地力。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数字化建设,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尤其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种业方面的瓶颈,如玉米和大豆等种源虽然可以自给自足,但单产只是国际上最好种源的60%左右。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2022-05-25更新 | 1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会议指出: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依据材料,分析为适应上述经济新常态应采取的措施及其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16-11-2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