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15614870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之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新时期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章指出,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2023-07-12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减贫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演进可以概括为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治理之道;第二次跨越是贫困治理方式实现从“被动的救济式扶贫”向“主动的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第三次跨越是扶贫机制上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这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减贫事业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扶贫治理体系不断创新完善,精准扶贫理论不断丰富发展,贫困治理能力逐步提高。2013年至2018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减贫、扶贫的巨大成就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不断探索扶贫减贫理论的意义。
2020-04-27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初心未变、使命在肩,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指引着中华民族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1949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将创造出开辟新天地的新辉煌。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承担起历史责任。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华民族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胜利。
2023-08-25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