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5 题号:1577205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同意有关信息、点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推出扫码点餐服务。

某餐饮管理公司在其管理的餐厅内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和纸质菜单,并通过店堂告示告知消费者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在未告知消费者收集手机号码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经核实,收集手机号码并非完成扫码点餐功能的必要环节。另外,当事人将收集到的5893条消费者个人信息(微信、手机号、通讯录、地理位置),在其使用的餐饮管理软件相应模块中供查阅、下载和使用。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消费者到餐厅就餐,意味着双方成立了餐饮服务合同。请结合材料,说明该餐饮公司“扫码点餐”服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甲公司在其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商业推广文章中,使用了一张对知名艺人乙照片进行处理的肖像剪影,并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指向性的人物线索,该文章评论区大量留言均提及乙的名字或其网络昵称。

乙认为甲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遂诉至法院,要求甲立即撤下文章并销毁相关线下宣传材料、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

甲辩称,肖像剪影没有体现五官特征,不能由此辨认出性别、年龄、身份等个人特征,不具备肖像属性,未侵害乙的肖像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甲乙的说法进行评析。
2023-07-09更新 | 1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邓某系某托育公司创始人及股东,该托育公司开办幼儿园,李某女儿在该幼儿园入托。

2022年6月,因发现其女儿腿部受伤,李某便将孩子受伤照片、与校方沟通的录音、班级群聊天记录、家人间聊天记录等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连续发布,视频评论数累计超过千条,其中不乏对托育公司及其创始人的负面言论。此后,李某删除相关视频,但邓某认为其本人及托育公司的名誉权受到损害,故将李某诉至某人民法院,要求李某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李某辩称:其发布的短视频及朋友圈内容均系与原告沟通其女儿受伤事宜的真实记录,视频重点是孩子当日受伤后学校并未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而导致孩子的腿伤加重,未保障家长知情权。自己并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原告的言语,也未实施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行为。至于原告提交的证据中所体现的网友评论并不是其所发,网友评论对原告的影响与自己无关。原告所诉无任何事实及法律依据,应当依法驳回其诉求。

本案中,被告李某在无证据证明女儿受伤系幼儿园过错导致的前提下,即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约15条视频声计两原告要求其负责及道歉,并附带“#我要上热门”“#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百亿流量扶持”话题,且李某在回复评论时多次出现涉及孩子所在幼儿园及创始人邓某等的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李某是否侵权,并说明该案对我们维权的启示。
2024-05-21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市场才能有序运行,依据法律对企业进行经营和治理是企业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

材料一重庆A企业是一家生产食品制作设备的企业,2023年,A企业完成了一项关于智能设备的发明,并选择以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并把该发明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不久后B公司独立攻关成功,研发出和A企业相同的发明,并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然后投入生产。产品投放市场后,A企业认为该发明由自己率先发明使用,B公司侵犯了其专利权。B公司则认为,A企业未经授权使用该发明侵犯其专利权,要求A企业停止生产并赔偿损失,双方协商无果,诉至重庆某法院。

材料二吴某租赁了张某临街的一间店面做服装生意,双方在租房合同中约定:吴某不得改变房屋装修和在店内养宠物,如违反则已交的房租与保证金不予退回。租赁期满,吴某不再向张某续租,双方就退租事宜进行协商。张某发现吴某在租赁期间对店面内部进行了装饰装修造成了店面不同程度的损害,且还在店内养了宠物。张某以吴某违反合同约定,拒绝退还谢吴某交纳的保证金。吴某不认可,后多次在某短视频平台及相关评论中提及“黑心房东退房以各种理由扣押金”等内容,发布其所承租铺面的具体地址,泄露张某的真实姓名,发表对张某的侮辱性语言。张某亦在该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回应此事,但未使用侮辱性言语,所述内容只是还原了事情经过。张某认为吴某侵犯其名誉权及隐私权,遂诉至法院。吴某认为张某同样侵犯其名誉权,随即提出反诉。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材料一,分别对A企业和B公司的主张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张某的诉讼请求和吴某的反诉请求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024-06-07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