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58140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13日闭幕。截至12日,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18银23钢、总计59枚奖牌的优异成绩,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践行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誓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中国冬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着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为国争光,体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阐释着“勇气、毅力、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每一名运动员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精彩时刻,都值得所有人为他们鼓掌。失去右腿的高山滑雪运动员刘思形说“每次进入出发台,我都是带着梦想滑下来的!”当两臂空荡的孙鸿胜冲下高山,他用22年与命运的顽强抗争证明:你行,我也行!残奥冰球决赛资格赛中国队战胜捷克队,队长崔玉涛主动上前安慰对手、拥抱对手,这一暖心举动感染了所有现场观众。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好、弘扬好中国残奥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分析中国残奥运动员们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3)某市开展“寻找身边的英雄”活动,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应具备的精神品质(2条)
要求:每条精神品质20个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7月2日,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女篮以73:71战胜日本女篮,再度夺得女篮亚洲杯冠军!

中国女篮此前多年都是中国体育的排头兵。但她们也曾经历过低谷,经历过过去几年多次输给老对手日本队的苦痛,也留下过2018年世界杯未能杀入四强的遗憾,还遭受过东京奥运会上被塞尔维亚队逆转的苦楚。中国女篮愈挫愈勇,始终不放弃、不泄气,朝着目标前进。在长期的训练中,队员们一直在成长,始终在进步,实现了真正蜕变。经过几年的努力,这支中国女篮重新成为世界顶级强队。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女篮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材料二   2022年篮球世界杯中国女篮夺得亚军,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赛场上,“无畏金兰”成为了这一代中国女篮的代名词,与屡创佳绩的女排、女足相比,中国女篮的成绩也同样骄人,她们同样是国人的骄傲。

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上世纪90年代的“铿锵玫瑰”,到如今“无畏金兰”的横空出世,中国女篮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符号。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是这些精神的生动诠释。今天,这些精神成为一面面旗帜,在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闪光,激荡中国力量,亿万人民同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们必将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蓝图上,续写中国奇迹,创造新的辉煌。

(2)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新时代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的意义。
2024-01-06更新 | 10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辽宁省鸭绿江边。在国家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危机关头,24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一道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舍身忘死的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这场“开国之战”“正义之战”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更锤炼出了影响至今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是是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舍身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慷慨奉献的革命忠诚精神,是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70年过去了,这些精神仍熠熠生辉,不断激励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用青春与奋斗为这美好的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在团结一致中展现伟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2)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请就传承与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两条建议。
2021-12-04更新 | 7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特区的建设者们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推进党建改革,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党建难题。

材料一   早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委明确提出涉外企业党组织的建立要与企业的组建同步进行。伴随着特区城市化的进程,深圳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探索,1998年,深圳根据移民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动流动党员社区管理的通知》,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2015年12月底,深圳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在全市社区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和工作职责“五个标准化”建设。深圳还率先探索智慧党建”,运用“互联网十”思维和技术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精准化水平。近年来深圳又根据新兴领域特点,率先成立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及党委,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内容审核把关,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有一座深圳人最熟悉的铜雕“孺子牛”雕塑,也有人称它为“拓荒牛”。它重4吨、长5.6米、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牛头抵地,四腿后蹬,全身紧绷,肌肉线条极具张力,给人竭尽全力的负重感;牛身后则拉起一堆腐朽树根。这座铜雕造型鲜明地体现出深圳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深圳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党建工作的哲学依据。
(2)特区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结合材料二,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以分析。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某校在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这一目标,请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两点建议。
2021-05-29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