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5884440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太空授课体现了(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科学实验活动是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
③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
④实践是深化和拓展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我国人多地少,要端牢饭碗,就要靠科技进步提升品质、改良品种,就要靠好的专家团队、好的政策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①认识的目的在于回到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②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离不开科技创新
④实践推动人们在新探索新研究中深化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9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科学试验的目的在于找到新的认识工具
④实践是人们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11-06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客里空”是苏联作家科尔内楚克创作的话剧《前线》里的一个角色。剧中,前线特派记者“客里空”在战地采访时不深入一线部队,整天待在总指挥部里,靠着捕风捉影和道听途说来胡编乱造“新闻”。后来,“客里空”被用于讽刺作风浮夸、华而不实的人。我们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是因为(     
①从别人和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③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6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