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592840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应该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阐明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孟子》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形象地说明了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珍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要大力普及“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要结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践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观。要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庆坊是广州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曾是繁华的核心城区,但随着城市中心东移,街区建筑年久失修,周边危旧房密集,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2016年起,广州市提出“微改造”理念,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下“绣花功夫”,把永庆坊打造成了4A级景区。对老建筑的修缮,极力保留其外部轮廓,如骑楼的琉璃窗框和牌楼的雕花彩塑都尽量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加固空间结构。永庆坊曾是粤剧名伶的聚集区,粤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新建了极具岭南园林建筑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该馆具备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实施公共空间改造,引入广绣、榄雕等非遗工作室以及文化创意、特色民宿、时尚餐饮等商户和企业。

如今的永庆坊,已经成为兼具岭南文化与潮流感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汇聚的“网红打卡地”。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永庆坊的“微改造”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启示。
2021-05-05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材料二:2014年1月18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科学家与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的优秀事迹,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1)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把“吃,还原到了传统”,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一,谈谈《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启示?
(3)阅读材料二,结合现实情况,请你谈谈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9-01-30更新 | 1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内容,极大提高了农村发展的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根植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一时代背景,统揽了之前的“三农”政策,契合了新时期城乡要素流动的新趋势,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柜架。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国家通过目标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国家将大量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
2020-03-14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