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9 题号:1599256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4世纪至14世纪,即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瓜州榆林窟在内的敦煌石窟群在连绵千余年间陆续营建完成、现存数百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000余身,壁画5万余平方米。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大类,这三者互相结合,是统一的整体,但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敦煌石窟在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本出文化之上,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把它传入了内地;又不断接受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将它传播于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签交流的千年延续。石窟艺术是敦煌“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站口这个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019年8月19日,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保护和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实地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习近平在考察中勉励文化工作者要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


(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敦煌石窟艺术展现了中华文化什么样的特点。
(2)石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就如何保护石窟艺术列三点建设性的意见。
2022-04-05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礼记·表记》记载:“般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般人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种,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因此,记载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但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所知。目前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4300字左右。经过120年来几代研究学者的不断考证,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有1500个左右。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学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意义。
2023-05-12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全面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023-05-13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