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9 题号:161881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根据政治形势的发展进行不定期的、适时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对政府的组织结构与运行程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国家大约每5年进行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改革周期,以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①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②是在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是社会存在基础上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青海海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源于异乡的孤独、思乡的愁苦和归乡的尴尬。“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告诉我们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D.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2018-01-24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2020-11-28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更是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②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的特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09-19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