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 题号:16194998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自“断卡"行动开展以来,法院审理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案件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22年1月31日,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在校大学生涉嫌“帮信罪”案件398件449人。大学生俨然成为“帮信罪”的重点群体,让人深感惋惜的同时,也不由得引人反思。

某校拟开展“守好底线,远离信息网络犯罪”的主题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将此次活动的策划书补充完整。

【活动主题】守好底线,远离信息网络犯罪

【活动背景】

青少年群体涉世未深,很容易被身边的犯罪分子盯上,被“兼职”“低成本高收入”“赚快钱”“帮忙”“零风险”等话术欺骗、利诱,不知不觉就陷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陷阱。青少年群体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不仅加大了公安机关侦破案件、锁定犯罪分子以及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的难度,也会让自己承担法律风险,付出法律代价,并留下“案底”和污点,给自己的生活埋设障碍。


【活动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2022年6月
【活动地点】校大礼堂
【参加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活动形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下表中补充相应内容,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建设①                、建设②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自2017年着手相关工作到2020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历史三年之久。

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

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2)材料中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是:
③坚持                                                                               
④坚持                                                                               
⑤坚持                                                                              
⑥坚持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阅读图表中材料,概括材料体现了那些依法治国的原则。
2022-06-26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请列出《政治与法治》第七课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的思维导图。
2023-04-20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请简要回答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2021-06-20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