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162718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促进消费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消费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成色,更关系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们,以及这背后亿万从业者和一个个家庭。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3月份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的消费券。消费券发放主体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线上线下齐发,覆盖餐饮、百货、文旅、汽车、爱心扶贫等众多领域。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以杭州为例,其发放的消费券已核销2.2亿元,带动消费23.7亿元,乘数效应达10.7倍。


概括材料一的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此次发放消费券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为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G市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12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1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系列改革措施成为该市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G市的改革措施能够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请你为该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0-10-30更新 | 2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物价关乎民生。某地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超过3%(含3%)时,将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即对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孤儿、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及工会登记在册的特困职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超过5%(含5%)时,价格补贴标准在当月补贴基础上再增加50%。
材料二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的合理性。
2017-09-26更新 | 84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党中央深刻洞悉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凸显了坚持扩大内需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一项关乎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下面两图反映了2013-2019年我国城乡人口与消费支出的一些变化。



解读图中包含的经济信息,并谈谈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2021-06-05更新 | 4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